70后实力派作家曾海津文艺评论集《星空与镜子》出版发行


时间:2021-01-01
来源:互联网

近日,广东作家、评论家曾海津文学评论集《星空与镜子》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曾海津,男,1976年12月出生于广东阳春市永宁镇铁垌村委会,现居东莞松山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已在《文艺报》《文学报》《长篇小说选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长江文艺评论》《作品》《雨花》《粤海风》《广州文艺》等海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余万字,有作品入选各类年度选本,已出版文学理论专著《叙事的悖论》,文学评论集《审美的焦虑》《内部的风景》《隐秘的对话》《重回诗歌本身:中国当代诗人论》,诗集《空巢》,报告文学集《南方纪事》,长篇报告文学《崛起之路》,散文集《时光隐者》等12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有多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和东莞市文化东莞专项资金扶持,作品集《隐秘的对话》被省作协列入“广东中青年优秀作家文丛”。近年来,荣获国家、省、市各种奖项60余项。其中,《内部的风景》2017年荣获第六届东莞荷花文学奖文学评论奖。

本书为2019年东莞文学院文艺创作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汇编了作者近年来写作的关于东莞作家、文艺家作品的评论,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东莞文学,提高创作与鉴赏水平。

俞春玲:对文学创作精神与艺术的反思

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副院长俞春玲认为,一位优秀且自觉的文学评论家手中执笔,细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品其美、梳其理、解其味,逐字成章,最终将解读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读者与作品之间一面特殊的“镜子”。这首先是曾海津作为一位批评家身份意义上的文学自觉。曾海津人文精神的自觉不但体现在对乡土的持续关注上,还体现在其对社会问题的聚焦上。如果说体裁与题材的择取是一个文评者自身文学感觉的习性使然,那么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一个优秀的文评者的重要标志。曾海津总是力图贯通作品表里,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解读,自觉地挖掘作品内涵,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精神与艺术的反思。“曾海津是有着充分人文精神自觉的思想者,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理性又深入的剖析,他努力汲取丰富多样的养分,在当下与历史的对照中思考,不断开垦属于自己的园地,终于成就了其开阔的文章气象。”俞春玲说。

吴寒柳:放置在文学史、思想史视域之中的文学观照

武汉大学美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产系主任吴寒柳博士曾评价《星空与镜子》,她认为,文学批评的任务、文学批评家的任务,首要就是回答文学与真理的关系这一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其实并不容易,既需要有对文字的机敏、对情感的直觉、对文学所烛照出的社会问题的洞察,同时也需要面对如何在纷杂的文学现象中把握到文学发展命脉的课题。此外,还需要在理论与感悟之间寻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她说:“我作为一个文艺批评的学习者来说,感觉这个任务是相当困难的,而曾老师的文学批评,既有一种对文字很好的感受力、对文学问题的洞察力,同时也有较广阔的文学理论视野。更为重要的是,曾老师能将具体文学文本所反映出的问题,放置在文学史、甚至是思想史的历史视域之中来阐发其价值与意义。这实际上就是在回答文学与真理,又是何种程度上在表现真理的问题。”其次,吴博士从文学意义的生产实践角度指出《星空与镜子》这本关于东莞文学艺术的评论集,起到了一个非常充分的介绍、导览、启示的文学批评的功能,这对促进东莞文学艺术的发展,形成创作与批评的良好互动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仰望东莞文艺星空  观照当下社会百态

——曾海津文艺评论集《星空与镜子》出版

文/沈汉炎

近日,东莞作家曾海津新著《星空与镜子》在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为2019年东莞文学院文艺创作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

这是一本关于东莞作家、艺术家作品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集,从詹谷丰、陈玺、王十月、郑小琼、陈启文、塞壬、黎启天等不同作家及作品入手,进行新批评式的文本精读,以点带面,以体探论,将具体的宏大理论题旨熔铸于文本解读之中,从中萃取出关于文艺创作的独到见解。既从广度上呈现东莞文艺星空,又从深度上观照当下社会百态,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精神与艺术的反思,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东莞文艺星空下的一面镜子

《星空与镜子》是曾海津的第6本文艺评论集,第12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东莞文艺的一隅星空。该书所评论的对象“40后”至“90后”六代东莞文艺家。书中28篇作品的写作时间跨越15年,所论及的东莞作家作品,大多为各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这些作品大部分先后刊发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长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评论》《作品》等杂志。

曾海津2002年来莞至今18年,当过乡村教师,媒体人、文学编辑、机关干部等,现为自由撰稿人,社会阅历颇为丰厚,看问题的视角颇为敏锐,先后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艺著作12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有多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和东莞市文化东莞专项资金扶持,其中文学评论集《隐秘的对话》被列入广东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并被省作协列入权威选本“广东中青年优秀作家文丛”。但他在东莞始终都没有名声大噪,这与其低调、内敛的性格有关,与他游离于体制之外有关,也与其作为评论家的立场有关。

“在当代文坛,文学评论是一种比较寂寞和孤独的行当,在东莞尤为如此。作为评论者,任何时候与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必须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冷静地分析,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曾海津表示,自己一直游走在文坛边缘,《星空与镜子》所选作者作品多为自选,所谈论的话题多为随兴而发,与各种热门话题或人情世故关联甚少。

《星空与镜子》的书名颇具独特,星空代表了人世间所有生命仰首凝望星辰时的单纯,镜子则是人们最常见的生活用品,却映照着最复杂的现实百态,它把形形色色的面庞一一映出,点点呈现。“如果说,东莞文学犹如繁星闪烁的天空,而这本集子则像一面‘镜中之镜’。星空与镜子,梦想与现实,这也是我出版本书的初衷。”曾海津说。

以文化自觉,为现世点评

《星空与镜子》分为“小说风景”“诗歌管窥”“散文观察”和“艺林摭谈”四辑,无论是品评哪一种体裁,作者始终立足文本进行语义分析,采取欧美新批评的精读方式,以点带面,以体探论,将宏大的理论题旨融注于文本解读之中,从中萃取出关于文艺创作的独到见解,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在品评时,他又针对不同的体裁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理性的梳理中蕴含感性的审美阐释,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驾齐驱,实在难能可贵。

因此,俞春玲在序言中表示,“曾海津品评的对象体裁丰富,从小说到散文,从诗歌到文人画,不一而足。其笔下择取的作品蕴含着类似的现世感,努力发掘其中的各种社会情态:关注留守问题、城乡文化、民族精神……”同时在行文中,曾海津总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力图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解读,自觉地挖掘作品内涵,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精神与艺术的反思。比如,在《后工业时代的空巢之声》一文中,他先展开打工者身处的外部环境,再深入诗歌内部挖掘打工者们的内心隐痛,最后站在审美的角度去探索诗歌本身修辞的特色。他在肯定打工文学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类创作的不足。

这些都是曾海津作为作家的文化自觉,更是浸润了人文精神的一场文化选择。同时也使得他的文评像极了一面“镜中之镜”,是实实在在地为人生而写作,为现世而点评。 “走进‘星空与镜子’,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眼望星辰——这或许是曾海津在这本新书中期待注入的气息,期望树立起一座真正的、从属于人文学者的精神灯塔。” 俞春玲在序言最后总结道。

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

——文艺评论集《星空与镜子》序

文/俞春玲

当我拿到曾海津的这本新著时,那映入眼帘的书名——“星空与镜子”立刻打动了我的心。回顾他已出版的文学评论集——《审美的焦虑》、《内部的风景》和《隐秘的对话》等,此时新作的命名似乎在具象之中蕴藏着巧思,为什么作者要选“星空”与“镜子”这两个事物来为自己的书命名?通读过这本长达二十余万字的著作之后,答案愈加明晰起来。

我首先想起那首诞生在朦胧诗初兴年代的《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在诗人江河那里,“星星”是“光明”,是黑暗里张望夜空的人类“遥远的安慰”。黑暗之中的星辰,仿佛谢冕先生所言的“浓重的失落感之中萌发出来的追求与寻找”,浪漫且富有抒情味,星星的微光仿佛一种不甘湮没与泯灭的内力,代表了人世间所有生命仰首凝望星辰时的单纯。“镜子”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生活用品,却映照着最复杂的现实百态,它把形形色色的面庞一一映出,点点呈现。一位优秀且自觉的文学评论家手中执笔,细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品其美、梳其理、解其味,逐字成章,最终将解读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读者与作品之间一面特殊的“镜子”。这首先是曾海津作为一位批评家身份意义上的文学自觉。海津是一个笔下有大气象的人,其品评的对象体裁丰富,从小说到散文,从诗歌到文人画,不一而足。他笔下择取的作品蕴含着类似的现世感,他努力发掘其中的各种社会情态:关注留守问题、城乡文化、民族精神……这使得他的文评像极了一面“镜中之镜”,是实实在在的为人生而写作,为现世而点评。星空与镜子,梦想与现实,不知作者本人在拟定书名时是否有以上的想法,我且以个人体会做肤浅的解释,也请作者和读者各位方家指正。

《星空与镜子》一书分为“小说风景”“诗歌管窥”“散文观察”和“艺林摭谈”四辑,无论是品评哪一种体裁,作者始终立足文本进行语义分析,采取欧美新批评的精读方式,以点带面,以体探论,将宏大的理论题旨融注于文本解读之中,从中萃取出关于文艺创作的独到见解,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在品评时他又针对不同的体裁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理性的梳理中蕴含感性的审美阐释,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驾齐驱,实在难能可贵。

曾海津人文精神的自觉首先体现在对乡土的持续关注上。生于广东阳春山区,海津在十几年前又来到东莞——改革开放前沿南方城市的标杆,在之后的几年里又书写了许多报告文学和通讯特写。他怀揣着对东莞这片土地的热忱,立足本土,关注当代文化中产生的各种现实问题,更关注着东莞这片热土上如新生春笋般的作家新作。“小说风景”一辑中,他在詹谷丰的《曲水流觞》里寻找乡土之中的救赎之姿;在陈玺的《塬上童年》中找寻渭北文化图景;在陈启文的新乡土小说中探讨现实与生命史诗。在散文领域,他亦以特别的共情力去体恤书写乡土情感的作家。在品评刘枫的散文集《行走的风景》时,曾海津不无深情地谈到:“刘枫的文字的意志,引领着这些故乡风物楚楚动人地展开,这种路径是曲折幽深的,有时也是柔软忧伤的。当这些事物徐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会有种从内心涌起来亲切的感觉,仿佛他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故乡,随着思乡的甜蜜与疼痛一起走回从前。”在评詹谷丰的小说《曲水流觞》时,曾海津起笔谈到:“在任何时代,对乡土的怀恋都是一种尚待命名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又彼此各异的文化含义。对乡土的书写也便成为一种内置的情结,令无数妙笔魂牵梦萦。”相信正是因为同样怀着这种内置情结,曾海津笔下才保持了对土地以及土地上所生发的文字的最敏锐的嗅觉力。

曾海津人文精神的自觉还体现在其对社会问题的聚焦上。如果说常谈乡土是寄托了其自身的情感特质,那么,海津还以自觉的态度聚焦当代社会中的社会问题,尤其指向文化与生存意义的领域,一系列贯穿了文学、文化学、社会学场域的话题都是曾海津目之所及处。他在论曾小春的小说创作时,探讨中国城乡冲突里儿童的生存状态;在评谢莲秀的长篇小说《暖村》时,思考因留守问题而带来的现实焦虑;在胡海洋的小说《潇洒求职记》中,探讨“梦想与现实”的永恒命题以及当下文化的命运;在评林汉筠的散文集《喊魂》时,挖掘其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符号;在评王十月小说《国家订单》时,关注打工者的疼痛与哀伤;在品读郑小琼以及柳冬妩的诗歌创作时,再次把笔触探向打工族群,自觉地探索打工文学的审美向度。改革开放四十年至今,我们的社会在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打工族群、城乡市镇等一系列中国当代文学所持续关注的视域亦被曾海津自觉地关注,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的文化自觉,更是浸润了人文精神的一场文化选择。从这一意义上,我为曾海津持续生发的、笔耕不辍的、充满热望的现世抒写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欣赏。

如果说体裁与题材的择取是一个文评者自身文学感觉的习性使然,那么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一个优秀的文评者的重要标志。曾海津总是力图贯通作品表里,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解读,自觉地挖掘作品内涵,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精神与艺术的反思。在《后工业时代的空巢之声——论柳冬妩的打工诗歌》一文中,曾海津从三个部分来深入诗歌内部,分别为“底层的吟唱:生存困境的前沿表达”、“痛苦的抒写:生存废墟中的空巢之声”、“审美与超越:后工业时代的诗歌修辞”。先展开打工者身处的外部环境,再深入诗歌内部挖掘打工者们的内心隐痛,最后站在审美的角度去探索诗歌本身修辞的特色。在肯定打工文学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曾海津也指出了这类创作的不足:“对于文学来说,这种渐趋模式化的讲述方式却显示着打工文学之生命力的萎靡,它亟需一种新的视角来突破自身的局限,寻找另一种叙述空间。”曾海津有着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之路披荆斩棘的担当和责任感,他以文化的、民族的角度切入文本内部,寻找中国当代文学高蹈的路径。他曾在新书中指出艺术的普遍性意蕴应该在民族文化中去发掘,文学家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根基处才能与读者交汇融合。此类真知与洞见,在此本论集之中还有许多,等待着读者们去亲阅与发现。

可以说,曾海津是有着充分人文精神自觉的思想者,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理性又深入的剖析,他努力汲取丰富多样的养分,在当下与历史的对照中思考,不断开垦属于自己的园地,终于成就了其开阔的文章气象。走进“星空与镜子”,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眼望星辰——这或许是曾海津在这本新书中期待注入的气息,期望树立起一座真正的、从属于人文学者的精神灯塔。相信他在日后的创作中会继续沿着人文精神的路子,不断择取充满现世感的作品进行品读。笔者谨于此再次表达对海津的祝贺和祝福,期待他未来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面世!

是为序。

俞春玲,女,1979年生,山东潍坊市人。2005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当代文学与工人的命运——当代文化的承载与媒介研究》等,有《投身时代的孤独者——肖克凡工业叙事三十年研究》《施叔青的戏曲研究与传播》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